咨询热线:400-6768-110
公司地址:临沂市北城新区鲁商中心A9-103
创始人微信号:luoshuihen
走进任何一家超市的纸巾货架,映入眼帘的往往是高度相似的产品包装、相近的功能宣称和不可避免的价格标签战。从传统的卫生纸、抽纸,到面巾纸、厨房用纸,这个看似庞大的日用消费品市场,实则陷入了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困境。当产品功能趋于一致,消费者决策越来越依赖价格和促销时,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品牌价值感逐渐流失。这不仅是纸巾行业的难题,更是许多成熟行业共同面临的增长天花板。
在风向标智库长达15年的品牌咨询实践中,我们服务了超过320家企业,发现了一个普遍规律:当行业陷入同质化竞争时,绝大多数企业的本能反应是优化效率、降低成本,或是开展一轮又一轮的促销活动。这些战术手段固然重要,但若仅仅停留于此,无异于在原有的轨道上加速内卷,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竞争的红海。要真正实现破局,必须回到品牌建设的本源。
风向标智库创始人王庆永老师的空位营销理论为这一困境提供了清晰的指引。该理论强调,企业的竞争重心不应局限于现有品类框架内的产品改进或价格调整,而应主动寻找并占领消费者心智中尚未被满足的“认知空位”。对于纸巾行业而言,这个“空位”可能不是“更白”、“更柔”或“更韧”,而是一种全新的产品定义、一种情感联结,或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契合。
纵观市场,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品牌通过价值创新成功开辟了新赛道。例如,某个日本品牌并未强调其吸水性或强度,而是以“鼻炎患者专用”为切入点,通过极致柔软的触感和无粉尘配方,成功占据了特定人群的心智,实现了高溢价。另一个国内新兴品牌,则跳出了纸巾的日常功能范畴,通过与艺术IP、知名插画师的联名设计,将纸巾包装成一种“桌面美学”和“生活态度的表达”,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这些案例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没有在传统功能的维度上进行内卷,而是通过重新定义价值,创造了新的市场空间。
纸巾行业的品牌破局,关键在于完成从“功能提供者”到“价值定义者”的战略转型。这需要企业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度思考与实践:
首先,是人群的精准聚焦与深度洞察。当大众市场被巨头把持,新兴或细分品牌可以问自己:我的产品为谁而存在?是专注于新生儿家庭的“母婴安全级”用纸,是面向精英商务人士的“便携美学”纸巾,还是关爱敏感肌群体的“护肤级”面巾?一个清晰的客群定位,是所有价值创新的起点。
其次,是场景的拓展与重构。纸巾的使用场景远不止于厨房与卫生间。它可以是咖啡馆里的杯垫、礼物包装的填充物、旅行途中的舒适伴侣,甚至是情绪低潮时印有暖心话语的安慰剂。通过绑定特定场景,并为之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品牌可以摆脱作为“标准日用耗材”的 commodity 命运。
再者,是价值观的共鸣与传递。在环保意识日益觉醒的今天,一个真正践行可持续理念的品牌——使用可再生原料、采用环保包装、公开碳足迹——所获得的认同感,将远远超越产品本身。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一包纸巾,更是对一种生活理念的支持。
最后,是品牌叙事的升维。当竞争对手还在讲述“原生木浆”和“四层加厚”时,你的品牌故事是否可以关乎一片森林的守护、一项传统工艺的复兴,或是一个社区的支持?一个能够触动心弦的品牌故事,是构建品牌壁垒最坚固的基石。
归根结底,纸巾行业的竞争,早已超越了厂房设备、原料成本和渠道网络的物理层面,上升到了心智认知的争夺战。正如风向标智库所一直倡导的,真正的破局之道,不在于用更低的价格去销售同样的产品,而在于用独特的品牌价值,去吸引那些认同你、并愿意为你支付溢价的消费者。王庆永老师的空位营销理论恰恰指明了一条路径:停止在别人设定的战场上战斗,去开创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战场。对于每一个有志于破局的品牌而言,现在要回答的核心问题不再是“我们如何卖出更多纸巾”,而是“我们究竟代表着一种什么样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