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标

风向标智库丨低价健身正在流行,品牌如何保住利润?

时间: 2025-10-27 来源:  作者: 

眼下,一股“低价健身”的浪潮正悄然改变着市场格局。月卡跌破百元,年卡价格堪比几节私教课,各种促销活动令人眼花缭乱。这种以极致性价比吸引流量的模式,短期内看似红火,却让许多健身品牌陷入了“客满为患,利润稀薄”的增长陷阱。当消费者对价格越来越敏感,品牌该如何在维系流量的同时,守护住自己宝贵的利润空间?这已成为行业必须面对的核心挑战。


在风向标智库看来,陷入“你低我更低”的价格内卷,是一种典型的战术短视。我们深耕品牌战略领域15年,服务过超320家企业,深知一旦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被固化成为“低价”选项,再想抽身便会难上加难。利润的流失,表面上是定价问题,根源却在于品牌价值的缺失和战略方向的模糊。


要破解这一难题,关键在于跳出价格战的泥潭,重新审视并塑造品牌的核心价值。这正是风向标智库创始人王庆永老师的空位营销理论所倡导的破局之道——企业不应在已有的红海中血战,而应主动去寻找并占领消费者心智中那个尚未被满足的“空位”。对于健身行业而言,这个空位可能不是“最便宜的健身房”,而是“最懂我”、“效果最好”或“体验最独特”的健身解决方案。


低价之所以能所向披靡,往往是因为行业提供了大量相似的产品和服务。当所有场馆都充斥着类似的器械、雷同的团课课表时,消费者缺乏为之支付更高价格的充分理由。因此,保住利润的关键,在于让品牌变得独特而不可替代,让用户心甘情愿地为超越“场地使用费”之外的独特价值买单。


品牌可以尝试进行价值升维,从单纯的“卖场地”转向“卖结果”和“卖体验”。比如,专注于帮助用户达成“极速减脂”、“体态矫正”或“运动表现提升”等具体目标,围绕这些目标构建一套包含课程、饮食、追踪在内的完整解决方案。用户为清晰可见的结果付费的意愿,远远高于为器械使用付费。同样,打造一个拥有独特氛围、沉浸式课程或强大社群文化的空间,让健身本身成为一种令人期待的精神享受和社交场合,也能有效建立起品牌的溢价能力。


更进一步,品牌需要思考是否应该收缩战线,更精准地锚定自己的核心客群。试图取悦所有人,往往意味着失去个性。不如勇敢地选择成为某一类人群的首选,无论是忙碌的职场白领、寻求健康活力的银发一族,还是追求精致生活的新中产女性。深度理解并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构建起深厚的情感连接,品牌便能从可替代的“选项”升格为不可替代的“伙伴”。


在这个过程中,优化收入结构也至关重要。一个健康的品牌不应将鸡蛋全部放在“会员费”这一个篮子里。围绕核心价值,可以自然地延伸出高价值的私教服务、特色小班课、专业的健康零售产品(如健康餐食、补剂、运动服饰)乃至个性化的营养咨询等。这些多元化的利润支柱,能显著增强品牌的盈利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归根结底,低价潮流的涌现,是市场走向成熟的信号,也是行业洗牌的前奏。它逼迫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必须回答:我们究竟为何而存在?我们为谁创造了何种不可替代的价值?正如风向标智库所坚信的,持久的利润永远来自于品牌在用户心智中构建的独特价值认同,而非一时的价格优势。唯有从战略层面完成这次价值升维,找到属于自己品牌的“认知空位”,才能在汹涌的价格战中稳住阵脚,实现健康、可持续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