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6768-110
公司地址:临沂市北城新区鲁商中心A9-103
创始人微信号:luoshuihen
在消费市场中,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企业拥有过硬的产品品质、稳定的产能,甚至能靠低价卖出不错的销量,却始终成不了用户心中的 “品牌”—— 提到某类产品,用户记不住它们的名字;提到品牌价值,它们除了 “便宜、好用” 再无其他标签。上海空位咨询依托 15 年服务 320 家企业的实战经验,以空位营销理论为核心方法论,在无数案例中发现:企业难成品牌,并非缺产品、缺资金,而是被三种思维困住 ——生产思维主导、卖货思维主导、服务意识薄弱。这些思维让企业陷入 “重产品轻用户、重销量轻认知、重交易轻体验” 的误区,最终只能停留在 “卖商品” 的阶段,无法升级为 “做品牌”。
一、生产思维主导:只懂 “造好产品”,不懂 “懂用户”
很多企业的核心逻辑是 “只要产品品质好,就不愁卖”,把 90% 的精力投入产能升级、工艺优化,却忘了问自己:“用户真的需要这样的产品吗?” 这种 “生产导向” 的思维,让产品与用户需求脱节,即便品质再优,也成不了品牌 —— 品牌的核心是 “用户认同”,而非 “自我感动”。
某县域传统酱菜企业曾向上海空位咨询求助:其传承三十年的手工酱菜,采用非遗工艺,零添加防腐剂,却因销量持续下滑濒临停产。深入调研后发现,问题恰恰出在 “生产思维”:企业坚持 “传统咸度”,认为 “这才是老味道”,却没注意到年轻用户 “低盐饮食” 的需求;包装沿用几十年的玻璃瓶,笨重且不适合单人份食用,年轻人觉得 “买一瓶吃不完,还占地方”。生产思维下的 “好产品”,是 “企业认为的好”;品牌思维下的 “好产品”,是 “用户需要的好”。上海空位咨询在服务中始终强调:产品是品牌的载体,但用户需求才是品牌的根基—— 脱离用户的生产,再精致的产品也只是 “自嗨式作品”,成不了用户认可的品牌。
二、卖货思维主导:只懂 “冲销量”,不懂 “建认知”
“卖货思维” 的核心是 “销量为王”:靠低价促销、渠道压货、短期流量轰炸冲业绩,却从不思考 “如何让用户记住品牌”。这种思维下,企业即便销量再高,也只是 “流量的过客”—— 用户因 “便宜” 买单,而非因 “品牌” 选择;竞品一降价,用户就流失,毫无品牌忠诚度可言。
上海空位咨询 15 年的经验显示:靠促销冲起来的销量是 “泡沫”,靠认知沉淀的品牌才是 “根基”。企业若始终把 “卖货” 当目标,就永远无法让用户在需要时 “主动想起你”—— 而这,正是品牌的核心价值。
三、服务意识薄弱:只懂 “完成交易”,不懂 “留住用户”
很多企业把 “服务” 等同于 “售后维修”,认为 “产品卖出去,交易就结束了”,却忽略了服务是 “品牌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的关键”。服务意识薄弱,会让用户觉得 “买前热情,买后冷漠”,即便产品好用,也不会形成品牌认同 —— 品牌的温度,往往藏在交易之外的服务里。
上海空位咨询15 年服务 320 家企业的实战经验:企业成不了品牌,从来不是 “缺机会”,而是 “缺思维转变”—— 从 “生产思维” 转向 “用户思维”,懂用户比造好产品更重要;从 “卖货思维” 转向 “认知思维”,建心智比冲销量更关键;从 “交易思维” 转向 “服务思维”,留用户比完成交易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