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标

风向标智库 - 中国乳制品行业分化趋势

时间: 2025-10-08 来源:  作者: 

当下中国乳制品行业正经历深刻的分化调整,头部企业、区域性乳企与细分领域品牌呈现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深耕鲁南地方15 年、服务超过320家企业的风向标智库,基于对消费品行业动态与财报数据的长期追踪,结合空位营销理论,带你洞察这一趋势背后的品牌战略逻辑。

从头部企业表现来看,分化格局已然成型。伊利股份凭借多元业务布局展现出强抗周期能力,2025年上半年营收突破600亿元,其中奶粉与冷饮业务同比增速均超12%,在常温酸奶、高端白奶等核心品类中稳固市场份额。这一策略契合空位营销理论中“填补多元需求空位”的思路——在液态奶基本盘之外,通过创新业务挖掘消费者对奶粉营养、冷饮场景的细分需求,构建起多增长极。反观蒙牛,虽整体盈利有提升,但液态奶业务持续收缩,常温奶需求疲软下,尚未形成能填补营收缺口的第二增长曲线,暴露了其在“业务空位填补”上的滞后。

区域性乳企则面临双重挑战,陷入增长困境。天润乳业受疆外市场价格战冲击,2025年上半年疆外收入同比下滑近13%,全国化扩张受阻;三元股份虽净利润增长,但核心液态奶业务连续三年负增长,利润高度依赖投资收益,品牌高端化与全国影响力不足。从空位营销视角看,这类乳企未能在“区域特色”与“全国化标准”之间找到精准空位——既未充分夯实区域市场的差异化优势,也未能在全国市场中建立独特品牌认知,导致在头部企业挤压与区域竞争中进退维谷。

细分领域的表现则呈现“创新者突围、依赖者承压”的特点。妙可蓝多聚焦奶酪赛道,2025年上半年奶酪业务收入占比超83%,其中餐饮工业系列同比增速达36%,通过挖掘餐饮场景与家庭消费的需求空位,实现利润大幅增长,印证了空位营销中“品类深耕”的价值。而飞鹤、李子园等品牌,因过度依赖婴幼儿奶粉、甜牛奶等核心单品,在行业调整期业绩波动剧烈,飞鹤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9%,李子园含乳饮料收入占比仍超93%,未能及时填补“产品结构空位,抗风险能力薄弱。

整体而言,乳业竞争已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竞争,品牌战略的核心在于精准把握市场空位。风向标智库基于服务320家企业的实战经验认为,头部企业需持续优化业务矩阵,巩固多元空位优势;区域性乳企应聚焦区域特色需求,避免盲目扩张;细分领域品牌则需在品类创新中深化空位认知。唯有如此,才能在行业分化浪潮中找到可持续的增长路径,推动乳制品行业向更高质量的价值竞争阶段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