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6768-110
公司地址:临沂市北城新区鲁商中心A9-103
创始人微信号:luoshuihen
提到场景营销,几乎所有企业都能说出一二 —— 线下快闪店营造的 “沉浸式体验”、线上文案里的 “晨起通勤”“深夜居家” 描述,甚至产品包装上的 “办公室分享装”“家庭囤货装”,都是常见的场景化尝试。但上海空位咨询在 15 年服务 320 家企业的实战中发现一个扎心现实:90% 的企业知道场景营销,却始终用不对方法,最终让 “场景” 沦为流于表面的营销噱头,既没打动用户,也没为品牌带来实际增长。
不少企业对场景营销的理解,还停留在 “找个场地,搭个氛围” 的浅层阶段。比如茶饮行业,很多品牌扎堆做 “校园场景” 营销,门店贴满青春海报、播放校园歌曲,却没思考学生群体在校园里的真实需求 —— 课间 10 分钟的 “快速取餐” 需求、小组讨论时的 “多人分享杯” 需求、期末复习时的 “低咖啡因提神款” 需求,这些真正能解决痛点的场景价值被忽略,最终快闪店变成了拍照打卡的 “一次性道具”,热度过后毫无留存。还有家居企业做 “客厅场景” 展示,只追求沙发、茶几的颜值搭配,却没考虑三代同堂家庭 “老人看电视、孩子玩耍、年轻人办公” 的多功能需求,这样的场景看似完整,实则与用户生活脱节,自然无法撬动购买。
更普遍的问题是,场景与品牌价值的割裂。很多企业做场景营销,只想着 “吸引流量”,却忘了 “场景要为品牌独特性服务”。比如智能家居行业,几乎所有品牌都在推 “智能厨房场景”,文案里堆砌 “联网控制”“语音操作” 等功能,却没说清自己的场景能解决什么差异化问题:是帮下班晚的上班族 “远程预煮食材”,还是为新手妈妈 “精准控制辅食温度”?没有价值锚点的场景,就像没有灵魂的框架,用户看完只记得 “有个智能场景”,却记不住 “这个品牌的智能场景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上海空位咨询在服务企业时发现,这类 “无价值场景” 的转化率,往往比精准场景低 60% 以上。
其实,用好场景营销的核心,在于跳出 “形式主义”,回归 “用户需求” 与 “品牌价值” 的双重锚点。基于 15 年服务经验,上海空位咨询总结出三个关键方法:首先是 “需求场景拆解”,而非 “场景想象”。不要凭空设计 “看起来好” 的场景,而是从用户一天的行为动线出发,拆解每个触点的痛点 —— 比如针对上班族的早餐品牌,与其笼统做 “早餐场景”,不如拆解 “赶地铁时的便携场景”、“办公室抽屉囤货场景”,每个场景都对应具体痛点,品牌价值自然落地;其次是让场景承载 “差异化价值”,比如新能源汽车若想做 “户外场景”,与其说 “适合露营”,不如聚焦 “家庭露营的用电需求”,突出 “外放电功能 + 后备箱储物分区”,让场景成为品牌优势的 “具象化载体”;最后是 “小而精” 的场景落地,拒绝大而全。母婴品牌不用覆盖 “孕期到学龄” 的全场景,不如聚焦 “新手妈妈夜间喂奶场景”,搭配 “温奶器 + 夜灯 + 便携哺乳枕” 的组合营销,小场景的深度渗透,远比泛泛的大场景更能打动核心用户。
场景营销从来不是 “锦上添花的装饰”,而是 “连接用户与品牌的桥梁”。上海空位咨询 15 年服务 320 家企业的实践证明,那些能把场景营销用透的企业,都做到了 “不追热点、不堆形式,只抓用户真实痛点,只传品牌独特价值”。90% 的企业用不好场景营销,不是因为场景营销没用,而是因为把 “场景” 当成了目的,却忘了 “解决问题、传递价值” 才是根本。当企业能让场景与用户需求同频、与品牌优势共振,场景营销才能真正从 “流量工具”,变成驱动增长的 “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