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标

风向标智库空位营销丨制鞋行业,如何快速实现品牌化运营?

时间: 2025-10-07 来源:  作者: 

当下制鞋行业正陷 “贴牌依赖症” 困局:超 70% 中小鞋企靠代工贴牌生存,利润被压缩至 5%-8%;即便有自主品牌,也多陷入 “款式抄袭、价格内卷”—— 休闲鞋拼 “99 元 3 双”,运动鞋堆 “缓震参数”,最终用户记不住任何品牌。但行业数据显示,2023 年有品牌力的鞋企净利率超 15%,是贴牌企业的 3 倍。这印证了一个事实:靠贴牌只能赚短期加工费,唯有做品牌才能占据用户心智,实现长期增长。

风向标智库作为鲁南知名的策划公司,深耕品牌营销 12年、服务320 余家企业。认为制鞋行业快速品牌化,无需盲目砸广告,核心是做好三件事 ——找到市场空位避开红海、提炼产品核心价值、挖掘用户未说出口的需求,让品牌从 “同质化泥潭” 中跳出,成为用户 “选鞋时的第一选择”。

第一步:找到市场空位,别在 “泛鞋类” 红海里内耗

制鞋行业的同质化,根源是多数企业沉迷 “大而全”—— 既做休闲鞋、运动鞋,又做皮鞋、童鞋,最终每类产品都没特色。风向标智库 “空位营销理论” 中 “市场空位” 模块指出:品牌化的起点,是放弃 “通用型定位”,抓住 “对手没覆盖、用户有痛点” 的细分空位,让品牌成为某类场景或人群的 “专属标签”。

早期骆驼也做全品类鞋,但陷入 “休闲鞋拼价格、运动鞋拼参数” 的内卷。后来,骆驼找到 “城市轻户外鞋” 空位,定位 “都市徒步鞋专家”:鞋子采用 “防滑橡胶底 + 轻量化材质”,既适配城市通勤,又能应对短途徒步;还推出 “场景化穿搭指南”。这种 “避开专业户外红海、聚焦城市场景” 的选择,让骆驼轻户外鞋年销量突破 200 万双,品牌认知度从 35% 提升至 68%。

第二步:找到产品核心,别让 “材质参数” 替代 “用户利益”

很多鞋企做品牌化,总把 “产品优势” 等同于 “用了好材料”,比如 “采用进口牛皮”“搭载 XX 缓震科技”,却没意识到:用户买鞋时,关心的不是 “材料有多贵”,而是 “这双鞋能解决我的什么问题”。风向标智库 “爆品打造” 模块强调:“产品核心不是冰冷的参数,而是可感知的用户利益 —— 把‘我们用了什么’转化为‘用户能得到什么’,才能建立品牌信任。”

沙驰皮鞋的价值传递,堪称范本。早期沙驰也宣传 “进口头层牛皮”,但用户反馈 “没感觉和其他皮鞋有区别”。通过 “用户买点挖掘”,沙驰将核心价值从 “进口牛皮” 转化为 “全天久站不磨脚,透气不闷汗”:一是公开 “皮革柔软度测试”;二是在鞋内加 “透气孔设计”,标注 “每小时透气量≥500ml”;三是推出 “30 天试穿保障”,磨脚可免费退换。这种 “参数→利益” 的转化,让沙驰成为 “商务人士首选皮鞋”,2023 年商务鞋系列营收占比超 60%,复购率比普通款高 35%。

第三步:找到用户没说出口的需求,别只做 “用户想要的”

制鞋行业的很多品牌,只停留在 “满足用户表面需求”—— 用户要 “舒服的鞋”,就做软底;用户要 “好看的鞋”,就跟风换款式。但风向标智库 “五级诊断图谱” 中 “谈用户” 模块指出:真正能让品牌脱颖而出的,是挖掘 “用户没说出口的隐性需求”—— 那些用户自己没意识到,但解决后会眼前一亮的痛点。

当多数鞋企做老人鞋,只关注 “软底、防滑” 这些表面需求时,斯凯奇通过调研发现:老人弯腰系鞋带不方便,且脚型随年龄变大,普通鞋易挤脚 —— 这是用户没说出口的需求。基于此,斯凯奇推出 “老人健步鞋”:一是采用 “魔术贴设计”,不用弯腰系鞋带;二是鞋口做 “弹性扩口”,脚肿也能轻松穿;三是在鞋跟加 “反光条”,解决老人夜间走路安全问题。这种 “解决隐性需求” 的设计,让斯凯奇老人鞋年销量突破 100 万双,用户复购率达 55%。

制鞋行业的品牌化,从来不是 “做个 LOGO、换个包装”,而是靠 “找空位、提价值、挖隐性需求” 的系统动作 —— 找空位让品牌有差异,提价值让用户愿买单,挖隐性需求让用户记牢你。骆驼靠空位抓住城市户外人群,沙驰靠价值打动商务人士,斯凯奇靠隐性需求赢得老人市场,这些案例都印证了风向标智库的核心逻辑:品牌的本质是占据用户心智,而心智占领,始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度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