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6768-110
公司地址:临沂市北城新区鲁商中心A9-103
创始人微信号:luoshuihen
国庆中秋双节叠加,向来是品牌营销的 “黄金窗口期”,但多数品牌却陷入 “同质化蹭热度” 的怪圈:要么扎堆发布 “月亮 + 国旗” 元素的海报,内容千篇一律;要么沉迷 “满减、打折、买一送一” 的价格战,节后客流断崖式下跌;更有甚者强行绑定节日符号,推出与品牌调性无关的 “节日限定款”,最终沦为库存。
深耕品牌营销15年的风向标智库,在服务鲁商集团、山住茶等 320余家企业的实战中,以 “空位营销理论” 与 “五级诊断图谱”(看对手、寻大势、谈用户)发现:巧妙蹭热度的核心,不是 “追热点、贴符号”,而是 “把节日场景与用户需求、品牌价值深度绑定”—— 找到对手未覆盖的需求空位,传递用户认可的情感价值,让节日成为品牌与用户的 “连接点”,而非单纯的 “流量工具”。
一、锚定场景需求:避开符号堆砌,挖透用户真实痛点
很多品牌蹭热度,总把 “节日元素” 当核心,比如中秋必印月亮、国庆必放国旗,却没意识到:用户需要的不是 “看到节日符号”,而是 “节日场景下的解决方案”。风向标智库 “探场景” 诊断环节强调:“节日营销的第一步,是看对手都在做表面符号时,你去挖用户的真实场景痛点 —— 比如家庭聚餐的便捷需求、走亲访友的心意需求、出行游玩的实用需求。”
全聚德的 “非遗中秋烤鸭礼盒”,正是场景需求的典范。当多数餐饮品牌推出 “普通月饼礼盒” 时,全聚德通过 “谈用户” 调研发现:中秋家庭聚餐的痛点是 “准备复杂、缺特色”,走亲访友的痛点是 “礼品没文化、没记忆点”。基于这一场景,全聚德推出 “非遗中秋烤鸭礼盒”:一是解决聚餐痛点,礼盒含预处理好的烤鸭(加热 15 分钟即可食用),搭配 “家庭分餐工具”;二是解决送礼痛点,礼盒设计融入故宫非遗纹样,附带 “烤鸭非遗工艺手册”,甚至支持定制 “家庭团圆祝福卡”。这种 “避开月饼内卷、聚焦场景需求” 的蹭热度方式,让礼盒上线两周销量突破 10 万份,远超同类节日产品。
二、绑定情感价值:拒绝低价内卷,传递节日共鸣
双节期间,“满减、打折” 成了很多品牌的 “标配动作”,但低价只能吸引短期客流,无法建立品牌记忆。风向标智库 “品牌顶层战略”(核心价值)指出:“节日热度的本质是‘情感共鸣’—— 国庆的‘家国情怀’、中秋的‘团圆思念’,才是用户愿意买单的核心,品牌要做的是把这种情感与自身价值绑定,而非靠低价消耗品牌。”
方特主题乐园的 “国庆家国文化季”,完美诠释情感价值的力量。当多数景区靠 “门票半价” 吸引游客时,方特没有跟风降价,而是结合地域红色文化,打造 “家国主题互动”:在青岛方特,用户可参与 “红色故事打卡”(听青岛战役故事,集齐印章换纪念徽章);在芜湖方特,推出 “家国主题烟花秀”(烟花图案组成 “家国团圆” 字样,用户可上传家庭祝福投影到烟花背景)。这种 “绑定家国情感” 的营销,让方特国庆期间客流量同比增长 40%,且游客停留时长增加 1.5 小时 —— 用户为 “情感体验” 买单,而非 “低价门票”。
三、联动用户参与:打破单向传播,让用户成为传播者
很多品牌蹭热度,停留在 “单向输出”—— 发海报、投广告、搞直播,却没意识到:节日期间用户更愿意 “参与互动”。风向标智库 “认知阵地” 理论强调:“节日营销的最高级形态,是让用户从‘受众’变成‘传播者’—— 通过低门槛、有意义的参与活动,让用户主动分享,实现‘品牌热度 + 用户自发传播’的双赢。”
农夫山泉的 “中秋团圆瓶” 活动,是用户参与的经典案例。中秋期间,农夫山泉推出 “团圆瓶” 定制活动:用户上传家庭团圆照片,可免费定制瓶身标签(印上照片和团圆祝福语),线下门店设 “团圆照片墙”,展示用户上传的照片。同时,用户分享定制瓶照片到社交平台,可参与抽奖(赢取家庭旅游基金)。这种 “低门槛参与 + 社交传播” 的方式,让农夫山泉中秋期间定制瓶订单增长 70%,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曝光超 2 亿次 —— 用户主动分享,比品牌单向发海报有效 10 倍。
国庆中秋蹭热度,不是 “贴符号、搞低价、发海报” 的简单操作,而是 “找场景需求、传情感价值、促用户参与” 的系统动作。全聚德靠场景需求解决用户痛点,方特靠情感价值引发共鸣,农夫山泉靠用户参与实现传播 —— 这些案例都印证了风向标智库的核心逻辑:节日热度是 “引子”,用户需求是 “核心”,品牌价值是 “桥梁”,三者结合才能让蹭热度从 “短期流量” 变成 “长期品牌资产” 。